热线电话:
400-123-4555BOB“实施十大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培育行动”专题协商会 委员发言
BOB根据年度民主协商计划安排,本次月度专题协商活动由张曙光副省长和我牵头负责。为筹办好这次活动和会议,唐良智主席高度重视,多次听取汇报,提出重要意见和明确要求。省农业农村厅、九三学社省委会、省林业局、省供销社等10余家承办和协办部门,坚持同频共振、通力协作,共同做好各项筹备工作。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突出政治站位。本次会议的筹备恰逢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我们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贯穿全过程,紧紧围绕二十大报告提出的“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重要要求,对活动的组织工作进行再谋划、再聚焦。专门邀请太和县种粮大户徐淙祥,围绕习“多种粮、种好粮”回信精神作口头发言,彰显贯彻的要求,扛稳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
第二,突出双向发力。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一体设计、一体收获。邀请省市县三级政协委员100多人次,参加分组和联动调研,以扩大共识面。在专题片的制作上,通过数据、事例的对比和画面展示,充分宣传我省十大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成效,凝聚起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强大合力。
第三,突出联动履职。通过上下联动、内外联动、虚实联动等形式,前往淮北市、宿州市萧县、淮南市凤台县实地调研,组织四个专题组赴各地小分队联动调研,与滁州市、安庆市、六安市金寨县、马鞍山市当涂县开展联动调研,同山东、四川省进行书面联动,形成省内、省外和联动调研报告10篇。
通过调研我们切实感到,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将绿色食品产业纳入全省十大新兴产业,多措并举,倾力打造,十大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呈现“总值超万亿、重点有突破、增长显后劲”的良好态势,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推动我省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提供了重要支撑。相信乘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东风,全省上下共同努力,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产业发展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一是产业发展有亮点。各市发挥资源优势,立足主导产业,加快推进产业提档升级。沿淮地区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品牌小麦,吸引了国内知名精深加工企业的订单,如茅台集团在阜阳市建立13万亩酒用小麦生产基地,订购价格每斤2.25元,比市场价翻一番,既促进小麦品质提升,也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二是基地建设有规模。大力实施“158”行动计划,目前已建成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273个,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47个。各市在基地建设、企业培育、绿色防控等方面积极探索,取得显著成效,为推动绿色食品加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是“双招双引”有提升。坚持压实工作责任、落实顶格战法,围绕全产业链开展绿色食品产业“双招双引”。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绿色食品产业新增项目1356个,同比增长109%,总投资额3029亿元,同比增长56.3%,项目数量明显增加,质量显著提升。
四是品牌创建有成效。加快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品牌效应得到凸显。如砀山酥梨品牌价值由36.17亿元,提升到190.64亿元。在2022年中国区域品牌价值评价百强榜中,我省有4个地理标志产品入围,其中六安瓜片位次由去年的21位上升到16位。
五是社会化服务有创新。淮南市凤台县探索打造“两委托、两跟进、一托底”的农业生产“大托管”模式,保证群众收入、村集体经济、粮食产量都明显增加,入选今年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省级层面加强示范引领,指导各市探索创新,形成多种形式的“大托管”服务模式。截至2022年10月,共有14个市62个县、区推广“大托管”,总面积达720万亩。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进我省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稳扎稳打、久久为功,一件接着一件抓、一年接着一年干,让农民群众在产业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此建议:
一、强化思想认识。“三农”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落实中不能变成越落越轻。要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高度,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中国式农业现代化,推动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之一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五大振兴”首要的是产业振兴。必须像打脱贫攻坚战一样,狠抓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科学分析、分类分步、全面均衡推进十大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蓬勃发展。
二、加大组织领导。山东省建立分管省领导为链长的农业全产业链“链长制”,四川省围绕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建立“省领导分产业推进、市抓县、县抓园”的工作机制,贵州省12位省领导分别领衔推进12个特色产业。我省虽成立由省领导牵头的绿色食品产业推进组工作专班,但力度不够、合力不强。应充分学习借鉴外省经验,围绕十个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建立省领导分产业领衔制度,加大工作专班建设力度,推动资源高度聚集、力量高度聚合、政策高度集中,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聚合力的良好工作格局。
三、补齐加工业短板。在长三角地区,我省绿色农产品原料总量第一,但亩均产值和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均为末位;我省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83家,低于河南省的102家、山东省的130家。龙头企业不大,加工园区不强,产业链条不长等仍是突出短板。必须坚持以实施“两强一增”行动为引领,深入推进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建设,围绕大宗农产品深度综合利用,打造一批农产品加工产值超百亿元的大企业和加工园区,突出扩链、强链,把产业链延伸环节更多留在乡村,力争把绿色食品加工业打造成规模最大、发展最快、就业最多、效益最好、农民获利最丰的“五最产业”。
四、着力品牌打造。我省农产品品牌价值最高的是洽洽262.91亿元,低于山东省东阿阿胶的275亿元,远低于四川省郫县豆瓣的661亿元。应着力实施质量品牌提升工程,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强化品牌宣传,讲好品牌故事,让品牌雅俗共赏、口口相传。集中政策力量,精准滴灌培育,围绕十个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打造10个在同行业全国市场占有率、影响力位居前十的品牌,让“皖”字号农产品,如“一条鱼、一片叶、一头猪、一只鸡、一碗面”等等,在全国记得住、传得开、叫得响。
五、提升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生产“大托管”,是“大包干”之后,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有力创造。应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大托管”服务模式,充分利用政府、市场、社会等资源和力量,防止“一刀切、一风吹、一锅煮”等问题,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培育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深化土地流转和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作,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充分激发农业农村发展动力和活力。
2011年4月8日,时任中央的习在安徽考察时,来到我们太和县淙祥现代农业园,了解小麦生长情况,当听到我们种植的优质小麦高产田块平均亩产超700公斤时,鼓励我“继续加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示范与推广,为国家粮食安全多做贡献”!
遵循的嘱托,十多年来,我配合省、市、县农业科技部门,主持和参加选育的大豆、小麦、玉米新品种,及其配套优质高产栽培新技术,审定后,在全省和黄淮地区推广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次荣获“国家发明专利”“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以及省、市、县“科学技术奖”等。
今年夏收,我承包的1230亩现代农业示范田里,由于选用优良品种,实行全程机械化科学种植管理,小麦单产、总产以及品质大幅度提高。小麦新品种“阜航麦1号”亩产达811.29公斤,“皖垦麦22”亩产818.52公斤。
望着沉甸甸的麦穗,我想起了的殷殷嘱托。6月1日开镰收割时,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我给习写了封信,汇报了丰收的喜悦,汇报了从事粮食生产、帮助群众脱贫等情况和体会,表达了继续做好农业研发推广工作,带动更多农民多种粮、种好粮的决心。高兴的是,6月27日,就收到了的回信。
回信说:“我记得你这个安徽太和的种粮能手,得知你家种植的小麦喜获丰收,儿孙也跟着你干起了农业,我感到很高兴。……希望种粮大户发挥规模经营优势,积极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带领广大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一起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操劳国家大事,那么忙还给我回信,我打心里感到当农民、种粮食很光荣、有奔头。的信我读了一遍又一遍,每一次心里都热乎乎的。不管平日里有多累,一想到的嘱托,浑身都是使不完的劲!
夏季,我们种植的千亩优质大豆示范田和200亩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展示田,遇到历史罕见的高温干旱。但我心里有底气、有干劲,坚持科学种植,良种良法,不但没有减产,反而大幅度增产,大豆平均亩产超200公斤,玉米亩产526.5公斤。
还有一件高兴的事,9月14日,我作为安徽省代表,参加了在山东省举办的“全国农匠知识技能大比拼擂台赛”,荣获第一名,展示了我省科学种田的实力。
有人说,货币是黄金,石油是黑金,粮食是白金。肩负着粮食安全的嘱托,我有动力,也感到压力。多年从事粮食生产,我遇到过、听到过一些问题和困难,比如经费、用地、科技等方面,围绕这些问题,我提三条建议:
一是经费再多一点。为贯彻落实习回信精神,我省和阜阳市都印发了实施方案,极大激励了我们农民特别是种粮大户的积极性。其中阜阳市提出,统筹资金新增约1亿元,重点用于专用品牌粮食良种补贴、小麦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补贴等。但皖北是欠发达地区,底子薄、基础弱,建议省里对皖北地区经费支持再多一点。
二是用地再大一点。发展粮食生产离不开土地,特别是配套设施用地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我在学习中央、省委一号文件时,看到多次提出,优先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建议省里支持市、县两级将粮食生产等重点项目纳入用地审批“绿色通道”,优先解决综合农事服务中心、育秧中心、烘干中心、仓储等粮食生产配套设施用地,让农业生产性服务用地再大一点。
三是科技再强一点。科学种田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但实际上,我省粮食生产还存在专用品种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水平较低的问题。建议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强化科技支撑,搭建产、学、研、推、用对接平台,推动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坚持品种优先、品质保证、品牌引领,全面推动品牌粮食基地建设,辐射带动粮食优质高效发展。
一日三餐,人人需要。如果“粮”心缺失,老百姓就会“凉”心。作为种粮大户,我们必须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重要要求,牢记习的回信嘱托,引领带动广大农户多种粮、种好粮,增加优质粮食供给,推进粮食综合利用,一起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安徽力量!
生猪产业居畜牧业之首,猪肉是千家万户“菜篮子”必需品。我省是生猪大省,拥有7个地方猪品种,4个国家级地方猪保种场、7个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能繁母猪存栏量150万头,生猪存栏量1583万头,出栏量2798万头,全产业链总产值为1434亿元,位居十大绿色食品产业前列。温氏、牧原等10家大型生猪企业加速集聚,产业布局持续向屠宰、加工、饲料等领域延伸。但我省生猪产业还存在“二高、二低”等突出问题。
一是种源对外依存度高。瘦肉型生猪原种资源均来自国外,种源“卡脖子”问题依然突出。地方猪保种和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投入少,存在种质资源退化与消失的风险。种猪育种及种源创新基地缺乏,原种扩繁基地建设滞后,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尚有短板。
二是养殖业成本高。饲料占生猪养殖成本的60%左右,受气候灾害及国际贸易影响,BOB饲料价格高位运行短期内难以改变。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抬高防疫门槛提升成本,40%的中小型企业自动化养殖水平不高,人工成本占比依然较大,养殖业利润空间收窄。近几年,市场上出现“猪你涨”“猪来疯”等价格异常波动现象,损害了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利益。
三是地方猪养殖规模化水平低。全省30多家养殖“安庆六白”“皖南黑猪”“芜湖圩猪”等地方猪的企业,主体规模小,区域品牌影响力弱,市场占有率低,恶性价格竞争现象时有发生,优质优价机制尚未形成。
四是产业竞争力低。我省生猪加工以“猪变肉”为主,“冷鲜肉”调出占比高,深加工比例不足10%,附加值低、产业链条短,一产与二产产值比约为1:0.5,与发达国家1:4相差甚远。本土养猪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弱,“全国养猪百强企业”中广东19家、河南13家、四川10家、湖北8家、湖南7家、江西6家、山东5家,而安徽无一家本土企业。
一、整合资源,加快生猪种业崛起。持续开展地方猪种遗传资源保护,培育地方猪新品系及配套系。强化对能繁母猪基础产能的监测,确保能繁母猪信息真实、公开。以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为依托,植入农业产业化基金、农投、农担等涉农财政资金,吸引高校科研院所知识产权投资,培育生猪种业集团公司,推进全省范围的联合育种,完善“核心群—扩繁群—商品群”三级繁育体系,加强种猪疫病控制与净化,建立区域性高端种公猪站,打造生猪种业高地。
二、创新驱动,推进养殖智能化生态化发展。推广智能耳标、智能测温、饲喂、膘情检测、智能环控等大数据管理系统。推广营养与饲养、疫病防控等关键技术,提高标准化、智能化水平。控制皖北地区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布局密度,提高环境规制门槛,防止出现“污染者天堂”效应。推广“公司+标准化小区”模式,按照1头猪1亩粮(1亩菜/半亩果)比例,推广“猪—沼—粮(菜/果)”等种养模式,推动生态化发展。
三、放大优势,推动特色生猪高端化发展。加大对安泰、徽名山、浩宇等本土优势企业支持力度,通过兼并、重组、控股等方式扩大企业规模,引入社会资本,吸引高校科研院所知识产权投资,以品种组建区域性地方猪集团公司,建立产业联盟,制定实施地方猪标准化体系,强化地理标志产品与区域公共品牌保护,推动地方猪养殖基地整合、市场整合、渠道共建、品牌共享,打造徽字号地方猪高端品牌,提升高端市场占有率。
四、扶优培强,牵动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一批绿色食品产业园,重点瞄准肉食品加工头部企业,推动产业链精准招商。支持本土企业加速研发精深加工新产品,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加快深加工科研成果转化与创业孵化,培育创新型企业,开展全产业链协同攻关,开拓肉制品精深加工细分市场。建立市场行情监测、预警机制,以防产能过剩和猪价异常波动。培育引进饲料、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冷链物流、餐饮旅游等关联企业,发展生猪文化创意与乡村旅游业,促进生猪产业向全产业链融合发展转变。
二十大报告提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预制菜产业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农产品三产融合的“新领域新赛道”,是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利、政府增税、行业增产的“新动能新优势”,顺应了当前“虚拟订单,现实取货”的宅文化。现在预制菜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据《2021—2022中国预制菜行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今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预计突破4000亿元,到2026年将达万亿元规模。
我省优质农产品资源丰富,预制菜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但与广东、山东等省相比还有不小差距。
一是政策标准不健全。年初国家发改委发布了“鼓励制售半成品和净菜上市”的通知,广东省制定了《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预制菜术语及分类要求》《预制菜冷链配送规范》《预制菜产业园建设指南》等5项预制菜地方标准;山东省公布2022年“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中,涉及多项支持预制菜发展政策措施;上海、温州、漯河等地已出台相关政策标准。我省编制的《安徽省预制菜产业发展规划》还处在起步阶段,标准订立工作进度比较缓慢。
二是产业链融合不紧密。我省食品工业中下游配套能力不强,肉制品加工贮藏、冷链仓储运输、食品加工机械配套等短板明显,优势农产品难以导入预制菜产业链。生产环节投入成本大、风险大、不稳定性大,而利益获得比例低,影响原料供应;食品销售环节利益获得比例最高,因分配失衡,造成整个产业链不稳定。
三是企业规模水平低。去年末,我省预制菜企业共1657家(启信宝数据),数量居全国第六,但仅有合肥富煌三珍食品一家进入“2022中国预制菜企业TOP50榜单”。大量预制菜企业属于作坊式生产,规模偏小、种类单一,难以符合市场需求。而河南省仅双汇一家企业,年产肉及肉类制品近400万吨,消化1500万头生猪、10亿只肉鸡,上游带动1000万亩农田,带动农业产值800多亿元。
四是技术创新能力弱。研发与应用水平较低,在市场上出现了同质化竞争的趋势,菜品多数集中在酸菜鱼、佛跳墙、小酥肉和各种盆菜等重口味“硬菜”上,难以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保鲜技术有限、口味还原度不高等,导致我省预制菜“走出安徽,迈向全国”存在困难。
一、加强政策支持力度。尽快制订出台我省全产业链条的复合型支持政策。制订质量评价、术语及分类、包装标识、感官评价等规范标准,对预制菜原料、加工工艺、包装、储存、冷链运输、微生物指标、添加剂指标、农残指标等作出统一规定。对研发平台建设、质量监管体系构建、企业培育、人才培养、冷链物流建设等提出明确要求,严格把控加工企业生产品质与质量,实现全流程检验检测、全流程监控追溯,增强我省在预制菜产业的话语权。
二、加强全产业链融合力度。构建前端农产品原料性食材生产、中间农产品深精加工、餐饮食品加工物流与后端餐饮食品市场消费供应的全产业链深度融合。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预制菜原料生产基地,引导预制菜企业与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建立食材订购关系,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完善“农业基地+加工物流+中央厨房+智慧餐饮”全产业链利益共同体,与合家福、盒马鲜生等新零售企业加强合作,打造黄山臭鳜鱼、沿淮小龙虾等徽派预制菜“大单品”,形成更多联名“网红”产品。
三、加强龙头企业培育力度。积极引进预制菜行业头部企业、链主企业。围绕资金、人才、技术、项目建立激励机制,遴选一批优秀经营主体,建立预制菜重点培育企业库,构建“小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梯次发展格局,培育壮大一批预制菜本土龙头企业。支持我省预制菜企业争创国家级、省级知名品牌,鼓励预制菜龙头企业申报驰名商标,壮大预制菜“皖字号”方阵。
四、加强技术创新力度。组建我省食品科技研发平台,开展预制菜基础研究,突破标准化加工关键技术,实现从“手工经验”向“标准化”跨越。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全方位合作,促进全产业链科技创新。实行差异化竞争,建立预制菜原料和菜谱数据库,研究徽菜预制菜生产工艺、存储技术,保留徽菜原有风味。根据不同年龄、不同人群的需求,构建产品精准营养设计模型,创制个性化营养预制菜。
习强调:“要加强品牌建设,积极争创名牌,用品牌保证人们对产品质量的信心”。近年来,我省各级各部门把农产品品牌建设作为发展高效特色农业、提升农业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来抓,全省农产品品牌工作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洽洽食品作为安徽省坚果炒货企业,长期致力于品牌建设,坚持质量第一、聚焦全产业链发展、拓展销售全渠道、践行全球化战略等举措,经过22年的发展,已成长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坚果炒货行业的领军企业,实现了品牌价值的持续增长。2021年,洽洽品牌价值达262.91亿元,连续2年蝉联“中国坚果行业标志性品牌”,成为行业首家入选“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的企业。从行业和企业发展角度来看,我省农产品品牌建设在提高品质、发挥优势、营造环境等方面还需加强。为此建议:
品质是洽洽食品在品牌建设过程中的核心要素,我公司注重从种植、采购、储运、生产、销售等环节,确保原料及产品的新鲜,完善了从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到产品流通的“端到端”管理流程。建立并通过HACCP、QMS、FSMS、BRC、可追溯体系等食品安全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构建了全产业链质造管理体系。公司成功实现了干坚果采后与加工过程中快速氧化劣变等行业保鲜技术难题的攻关,引领了行业发展,是出口国家最多、出口区域最广的民族品牌之一。目前,我省坚果炒货品牌众多,但多以中小企业或作坊形式存在,初级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中低档产品多、高档产品少,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产业链条短;加之仓储、冷链物流发展滞后,品牌发展受限。
建议选取具有发展潜力的坚果炒货企业,给予品牌建设指导,将品牌建设贯穿生产、管理、营销、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加大对品牌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支持和引导企业提高自主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调动企业进行品牌经营的积极性,保证每件产品都是优质产品,都是品牌产品。
2006年,合肥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中国坚果炒货之都”称号,形成“全国炒货看安徽”的行业格局。专家研究发现江淮分水岭区域适合种植碧根果(薄壳山核桃),安徽省内碧根果种植面积已达60余万亩,是全国碧根果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但尚未完善坚果产业配套方式,建立强有力的坚果产业集群,未打响安徽合肥是“中国坚果炒货之都”的名片。
建议进一步推进我省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建设,打造中国碧根果种植生产与初加工基地,为坚果炒货企业品牌建设提供沃土,助力品牌腾飞。推动省内消费“内循环”,提倡使用省内品牌产品,促进省内企业互采,将坚果类等绿色食品纳入全省中小学生营养餐,助力省内企业品牌壮大。依托新闻发布、专题报道、网上农展、电商直播等多种形式,塑造提升安徽农产品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竞争力和影响力。建立区域一体化的产品展销平台,加强跨区域的企业合作,扩大企业品牌宣传声量,擦亮“中国坚果炒货之都”金字招牌。
坚果炒货系列产品作为我省传统优势农产品,享誉国内外市场,但产品鱼目混杂,品牌侵权事件时有发生,影响企业品牌建设,需要更全面的品牌保障体系。例如,2022年10月,我公司发现云南某地方乳企在未获得品牌授权允许的情况下,擅自开发上市品牌联名产品,对我公司品牌价值、品牌形象构成了较大影响和损害。
建议积极探索“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品牌培育和运行机制,采取不定期检查、处罚公示、舆论监督措施,维护品牌外部环境。按照现行政策,当企业在出现违规事项处罚时,无论金额大小都要在信用网站公示;对重大和故意违规零容忍,直接处罚并上网公示,建立维护品牌声誉的外部环境。慎重对待食品企业违规事件,加强处理的规范性、科学性,避免不规范操作影响品牌声誉。进一步净化网络空间,防止一些不良媒体利用事件进行恶意炒作,避免给食品企业带来品牌声誉危机,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我发言的题目是《以“招”促“产”强“链”兴“业”助推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双招双引”是安徽经济“第一战场”。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把“双招双引”作为推动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作为推动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重要引擎。今年6月,在滁州市举办首届长三角绿色食品加工业(小岗)大会,既助推了“百亿小岗”建设,又为全省农业“双招双引”打造了一个集聚要素资源的开放平台。当前,我省绿色食品产业正硕果盈枝,但仍需持续发力:
从招引基础看,农业比较效益低,抗风险能力弱,是三次产业协同发展最突出的短板;农业转型周期长,优质农产品开发不足,有特色缺规模、有产品缺精品、有加工缺链条。
从招引效果看,招引项目对本地农业拉动不够,原料、销售“两在外”现象突出。如,盼盼、银鹭、今麦郎等央视食品广告企业约有2/3在滁州,但多半是加工在滁州,原料供给在外地。
从产业视角看,产业链协同推动机制不畅,产业专班的多部门合力尚待形成、上下联动机制尚待完善;产业链发展整体水平不高,缺乏牵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和品牌企业。
从要素保障看,平台集聚效应不突显,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本链“四链合一”新平台、新基建亟待完善;绿色食品企业研发创新能力不够,缺少政府与企业,缺乏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动。
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就我省而言,乡村振兴首要的是产业振兴,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是振兴之要。为此,建议:
一是定位招引。依据各地资源禀赋和绿色食品产业追逐的目标,细化产业图谱、招商地图和招引清单,研究别人有什么,我们想什么,明确主攻方向。
二是精准嫁接。对现有资源进行梳理,围绕稻米、小麦、畜禽、水产、茶叶、蔬果等大宗产品,主攻不同区域的“三品一标”,招引、培植龙头企业,强化加工牵引,依托技术嫁接、品牌嫁接,资金导入,品种更新等来推动绿色食品产业标准化、特色化生产。
三是细分赛道。细化皖北、皖中、皖南片区产业布局,完善绿色食品产业进入机制、竞合机制、协调机制、激励机制,提高产业链上下游粘合度,形成相互支撑、错位发展格局。
一是合作引智。用好安农大、南农大和安徽、江苏农科院,深化院企地合作,BOB打通科研人才、专家智库和产业链人才互用、互聘、互认通道,尤其要围绕强项做强、特色做特,开展定向研究,“一对一”组织攻关,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二是以商招商。筛选优质项目,深挖“链主”资源,释放“磁吸效应”,加强联系,加大补贴,力促产业链上下游项目落地。
三是会展招商。持续办好“小岗大会”,健全常态机制,放大链式效应,使其产生安徽影响,成为全国农业会展品牌。
四是场景招商。引导龙头企业加快融入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中小企业上云,开发应用场景,促进要素耦合,让投资需求与产业链资源精准匹配。
一是提升农业硬环境。加大财政投入,持之以恒推动“小田变大田”、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宜机化”改造,壮大生产型托管服务队伍,夯实规模经营的微观基础;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加大农产品冷藏保鲜设施和数字农业建设,推深做实“两强一增”行动。
二是培育造血功能。一方面,发挥政府力量,依据农业的产业弱质特征,用好财政资金补贴杠杆作用;另一方面,运用市场力量,组建绿色食品产业引导基金,招引风投创投机构和私募基金机构,打造覆盖上下的“政府母基金+政府产业基金+市场化基金”的基金丛林。
三是坚持问题会诊。完善产业链协同机制,建立重点企业扶持库和重点项目问题库,重抓小企业升规,聚力规上企业上市,推动个性问题具体解决,共性问题政策性解决,让小苗长得高、好苗长得壮。
“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意义重大,要求明确。要实现我省十大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目标,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基础支撑、要素保障和重要抓手。
一是“重增轻存”。目前我省新增高标准农田建设如火如荼,但2018年以前各部门分散建设的存量高标准农田,较多存在设施损毁、功能减退等问题,其改造提升需求被忽视。另外,为符合连片规模项目建设要求,部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际上进入了果园和菜地,与政策目标不符。
二是“职顺力弱”。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改变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分散管理的局面,但部分地方原从事农田建设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没有转隶至农业农村部门,导致人员配备显著不足。再加之缺乏必要的多部门综合认定标准及统筹协调操作规程,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机制仍未建立,工作合力较弱。
三是“任务倒挂”。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在农业主产区,这些地方往往财力有限。虽然中央和省级有投入,但要求地方拿出相当比例的配套资金,地方财政压力巨大,形成了项目实施区资金投入能力与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之间,较为严重的“倒挂”现象,导致高标准农田建设“上热下冷”。
四是“数据打架”。当前,多部门正在开展“十二五”以来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估和上图入库工作。然而,原来分散管理实施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域交叉重复,项目建设、设施运行提升等,或缺乏真实严谨的数据支撑,BOB或前后数据、部门数据有出入,导致部分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下达与地方实际情况脱节。
五是“重建轻管”。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大多未单项列支后期管护资金,基层财政无力负担后期管护经费。农业生产主体基本只用不管,农田基本设施前建后坏、边建边坏,缩短了实际使用寿命,限制了最优效能释放。
我省现有耕地8320万亩,至2021年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510万亩,还剩2810万亩,加上需要改造提升的存量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还很繁重。为此建议:
一、统筹做好建新改存。对新增高标准农田,明确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建设内容和标准,同时综合考虑物价因素和后续建设难度,构建亩均投资标准的合理增长机制。鼓励各地根据规模经营主体等有关方面的实际需求,制定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完善标准体系。结合区域水系综合整治、中型灌区改造等项目统筹实施,提升农田建设综合效益。对存量高标准农田,尽快组织开展第三方评估,摸清质量等级和需要改造提升的规模,并将其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
二、健全建设管理体制。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绩效考核工作,由农业农村部门牵头实施,多部门协同配合,增强工作合力。通过编制调整、系统内基层选调、技术骨干返聘等多种形式,重点加强县级技术服务队伍建设和农田建设管理。
三、破解建管资金难题。从预算源头整合相关部门农田建设资金,集中投入办大事。以财政投入为基础,引进金融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形成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明确不同等级存量高标准农田改造补助标准,在强化成效考评基础上,允许各地适当调整切块下达资金的投入方向和补助方式。建立省、市、县三级管护经费分担机制,设立三级财政共同支持的管护基金,允许使用高标准农田项目结余资金和新增耕地指标交易收益,解决管护经费缺口。
四、开发信息管理平台。加快建立农田管理大数据平台,形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张图”,构建高标准农田监管体系,全面掌握建设和使用情况,实现从立项、实施、验收、使用到生态环保的全过程、高标准动态监管。加快构建高标准农田建设前后耕地质量等级变化评价制度,建立质量等级动态调整机制。
五、创新建后管护机制。出台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办法,建立“县负总责、乡镇主体、村级落实”的建后管护模式,细化管护措施,压实管护责任,完善管护评价机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创新委托管护、专职管护、流转管护等模式,探索建立农田水利设施使用收费制度和损毁补偿制度。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我省绿色食品产业“五化”发展路径不断拓宽,十大千亿产业百花齐放,资金、土地、人才、科技、信息等要素保障力度不断加强,产业发展支撑体系日臻完善。BOB全省林业部门积极树立“大食物观”,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健全用绿、活绿机制,全力助推林特产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2022年林特产值预计超过1100亿元,稳居全国第一方阵。2022年以来,各类财政资金累计投入近18亿元用于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保障用地指标6096亩。现有绿色食品产业上市公司6家,培育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44家,建成乡村电商服务网点14606个,BOB2022年预计农产品上行网销额超过1000亿元。
但通过调研情况看,我省绿色食品产业要素保障还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一是资金支持仍有不足。绿色食品产业相关财政资金来源渠道较多,在资金使用方向、实施范围、建设内容、项目安排等方面差异较大,支持还不够精准。绿色食品企业生产经营具有季节性强、对原料和产品市场价格变动敏感等特点,自身抗风险能力较弱,普遍缺乏抵押担保资产,融资难度仍然较大。二是土地要素存在制约。绿色食品项目亩均效益较低,无法满足工业用地亩均税收要求,乡镇园区对接意愿不强,设施用地指标仍有不足,一些优质招商引资项目因用地问题被搁置。三是人才科技有待加强。与长三角先发地区相比,我省基层农林技术推广队伍年龄结构老化、学历结构不优等问题比较突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现代技术使用率不高,工厂化培育、科技化管理、精品化产出、品牌化经营方面发展还不够。四是信息化建设不够完善。目前“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充分发挥资源汇聚与服务功能,尚无法为绿色食品企业提供培训、咨询、评估、诊断等一揽子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
调研认为,推动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应把破解要素保障难题作为重中之重,多措并举创优营商环境。为此建议:
一是统筹用好各类资金。健全绿色食品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机制,进一步细化落实到具体产业、具体项目,实现财政资金精准投放。充分发挥省绿色食品产业基金的引导作用,聚焦产品研发、运输仓储、品牌选树等关键环节,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投入绿色食品产业。
二是强化产业用地保障。在新编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时,安排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重点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对村庄规划没有规划新产业新业态等用地的,用好预留的建设用地机动指标支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提高绿色食品产业项目用地审批效率,对确需使用林地的,指导企业依法依规办理使用林地手续。
三是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加大基层农林技术人才招录力度,配强基层站所工作力量。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采取“聘、选、派、育”等方式,每年增加1000名农林科技特派员。加大乡土人才的挖掘和培育力度,依托职业院校、农民夜校等平台载体,培育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
四是细化科技支撑体系。创新科技供给精准对接机制,实现“订单式”需求对接、“菜单式”服务供给。推动农林创新联合体建设,引导领军企业和专业机构建设一批绿色食品产业科技成果中试基地。组建市场化服务平台公司,对接研发机构、企业、资本等,推动农林科技成果转化,力争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每年增加1%。
五是深化信息技术运用。充分发挥“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在产业对接、资本对接、信息对接等方面的作用,着力打造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高级别、大容量互联网平台。鼓励支持绿色农产品电商发展,加强物流仓储、网络基础设施等配套建设,推广运用互联网直播等方式助力农产品销售,创新推动产业发展。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扫一扫关注大业微信公众帐号